患了冠心病心肌梗死,介入支架治疗术后,你的生活还能回到从前吗?
就当很多人还在迷茫,每天担惊受怕什么都不敢做,怕疾病复发的时候,39岁就突发心梗、支架术后至今13年保持无复发、血管畅通的周先生,早已回归到正常工作生活中,过起了有质量的“支架人生”。而周先生一路走来的康复经历,让医生都忍不住夸赞他是“模范患者”,那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?有什么经验可以供大家借鉴?
39岁就发生心梗,正值壮年却让周先生体验了一回生死,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,急性心梗袭来打得他措手不及。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,被抢救过来的那几天,他内心也很焦虑,在他印象中,得过心肌梗死的人基本就算是废了,走路快了都要喘半天,以后还怎么挣钱养家?
但是作为儿子、父亲、丈夫,周先生肩上的责任让他不得不振作起来,他要康复,他才39岁,还有几十年的生活要继续。于是他找到主治医生说了自己的想法,结果医生笑了,说他想太多,他的血管堵了发生心梗,经过及时支架植入开通血管就好了,心肌受损很轻,康复得好,别说快走,跑步都没问题,根本就“没废”!
医生的答案给周先生吃下一颗定心丸,而接下来住院的日子里,周先生也从医护人员和病友那里得到了他的第一波经验。
01
患上冠心病、做了心脏支架也能长寿
同病房的病友年龄最大的81岁了,冠心病20多年了,这次住院是复查造影,周先生看着老爷子说话底气十足的样子,医院遇见,根本就看不出他是个“老病号”。这也给他康复增添了不少信心。
02
心血管疾病会复发,一次治疗并非一劳永逸
周先生住院期间遇到5位病友都是“二次住院”的患者,他们复发的原因有的人是自己中途断了治疗,感觉没有不舒服了就自己停药,导致了复发再次入院;有的是因为心梗后不戒烟酒,结果血管又堵了;还有的是因为“吃偏方”,感觉自己的冠心病“治愈了”,万万没想到会再次复发......
从这些“二次住院”的患者身上,周先生明白了控制心血管疾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,每个人的复发都是在预防上出现了漏洞,按时吃药、戒烟酒、正规治疗这些是基础,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,复发的概率将大大降低。
在对疾病有了一定了解,周先生怀揣着对康复的极大自信出院了,也开始了让医生都忍不住夸赞的“支架康复人生”。
03
找到自己的个性化用药方案
心血管患者的初次用药方案都差不多,阿司匹林、他汀、替格瑞洛/氯吡格雷、倍他乐克、降压药....但是每个人对于药物的反应以及耐受程度会有个体化差异,有的人吃了阿司匹林胃痛,有的人吃了他汀肌肉痛,有的人吃了倍他乐克,心率降得过低....周先生也出现了药物反应,他的胳膊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开始疼,于是他找到主治医生调药,调整剂量、调整他汀种类,前前后后调了3次才找到适合他的用药方案,减少他汀剂量+依折麦布,既能够让血脂达标,又能减轻不适反应。
所以,对于刚开始吃药出现不耐受反应的患者朋友,不要着急,这是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用药方案的关键时期,跟医生配合,用药的方案千千万,别因为有不舒服就停药。
04
找到自己的“适量”是多少
运动适量、喝水适量、饮食适量......“适量”是多少?就难倒了很多人。周先生也曾问过医生为什么不明确告诉患者每天要走几公里,要喝几杯水,吃多少鸡蛋多少肉?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基础情况不同,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不同,每天消耗的能量不同,所以医生很难一刀切告诉患者明确的量。这就需要患者学会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“适量”。如果每天走两公里感觉很轻松,可以再加一些量,走三公里试试,在运动过程中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khgq.com/zcmbhl/140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