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梗死
“心肌梗死”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知道,是最严重最凶险的心脏病之一,主要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血管内斑块破裂发生急性血栓形成,血管腔完全堵塞,导致这根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发生缺血坏死,目前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治疗是急诊再灌注治疗开通血管,首选的治疗方法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,另外一种替代治疗为冠脉内溶栓。
我们国家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,因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,急性期的死亡率不到1%,意味着99%的心肌梗死患者可以长期存活。那么心肌梗死急性期度过之后,是否就平安大吉了呢,并不是!
心肌梗死后在使用最佳的二级预防治疗用药前提下,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仍高达20-50%,尤其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,远期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高达50%,这是由于心肌梗死后左室发生重构,也就是部分心肌坏死导致左室变形以及重新塑形,心脏发生室壁瘤和心室增大。
那么,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和室壁瘤是否不可避免呢,目前发现,调整二级预防药物实现最佳治疗结合科学的心脏康复运动治疗,可以最大程度预防或逆转左室重构和室壁瘤,降低心力衰竭发病风险。
接下来,我们来看一例真实的病例。
患者吕××,男,72岁,是一名退休干部。患者在年1月31日凌晨4点在睡眠过程中出现胸痛伴出汗,无恶心,憋气,持续约半小时后自行缓解,未重视,3.5小时后再次出现胸痛伴双上肢无力、出汗,症状持续不缓解,遂拨打来到我院行紧急处理。急诊心电图提示:窦性心律,Ⅰ、avL、V2-V6导联ST段抬高0.1-0.6mV,Ⅲ、aVF导联ST段压低0.1~0.2mV,明确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,立即急诊行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段%闭塞,在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。
既往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。患者之前有规律的运动习惯,不吸烟,不喝酒,无高血压、无糖尿病、无高血脂,偶尔喝咖啡,生活规律,脾气中等。
急性期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显示:1、左室心尖部部室壁瘤形成;2、射血分数54%。
出院诊断:冠心病,急性前壁心肌梗死,PCI术后。
这是临床中一个很经典的病例,该患者出院后接受二级预防药物治疗,定期到门诊检查,然而患者始终有一些担心:我还能做运动吗,运动后支架会不会掉下来,之前的症状还会不会再犯呢,要是再犯了怎么办呢?射血分数已经下降,还有室壁瘤,有没有猝死风险,室壁瘤再增大怎么办?带着这些疑问,他开始寻找“解药”,听病友介医院有“心脏康复”治疗,想一探究竟,于是在年3月初,他来医院心脏康复门诊。
接诊后丁荣晶大夫和心脏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,包括药物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评价、运动风险、心脏功能、残余血管病变、情绪状态、营养状态等评估;
心肺运动试验是评价患者在运动状态心肺功能、识别潜在心肺疾病和心肌缺血的客观检查,可以预判患者的运动风险、预测远期心血管风险,提供患者合适的运动强度。患者在心电血压血氧监护下进行了心肺运动风险评估,以下是评估结果:
量身定制心脏康复处方!
从报告中可以看出,患者的峰值摄氧量为19.27ml/kg·min,峰值代谢当量为5.6METs,AT(无氧阈值)时耗氧量为10.93/kg·min。
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及综合评估结果,丁教授为吕大伯量身定制了适合他的心脏康复处方,如下:
一、药物处方
阿司匹林mg,波立维75mg,阿托伐他汀20mg,倍他乐克25mg一日二次,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。
二、运动处方
运动类型:步行,力量训练,柔韧性训练,呼吸肌功能训练
运动频率:步行每周5天;
运动时间:步行训练达到靶心率运动时间从每日5分钟开始,每周间隔递增,每天达标运动时间增加5分钟,直至每日一次运动30-40分钟,复诊重新评估;
运动强度:运动靶心率控制在90-次之间。
由专业的运动治疗师针对心梗后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进行训练,避免肺功能下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:
STEP1——仰卧腹式呼吸:身体放松,双手交叉放在腹部,吸气(用鼻子吸)时,腹部会慢慢鼓起,呼气(用口和鼻子呼)时,腹部会慢慢还原,每次做3-5次。
进阶的标准:Borg指数小于10(比较轻松),可以一次性完成8-10次即可进入下一步训练。
STEP2——仰卧抗阻呼吸:身体放松,双手交叉放在腹部,将一重物(如一盒纸巾)置于患者腹部,吸气(用鼻子吸)时,腹部会慢慢将纸抬起,呼气(用口和鼻子呼)时,腹部会慢慢还原,每次做3-5次。
进阶的标准:Borg指数小于10(比较轻松),可以一次性完成10-12次即可进入下一步训练。
STEP3——坐立(站立)呼吸:坐立(或站立位),双手交叉放在腹部,缓慢吸气,腹部会慢慢鼓起,快速用腰腹的力量呼气(用口和鼻子呼)每次做3-5次。
肌力训练:上肢肌力——直立推墙;核心肌力——仰卧抬臀;下肢肌力——靠墙蹲马步;时间为10-15分钟/次;强度在RPE11-14之间;频率为2-3次/周,上肢训练从每日8-12次开始,逐渐增加至20次/日,为一组,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至3组,注意用力时呼吸;蹲马步从每日30秒开始,逐渐增加至3-5分钟。
注意事项
1.肌肉训练,从大肌肉群开始,逐渐过渡到小肌肉群。
2.避免屏气现象。
3.监测运动前、中、后心率和血压,以患者主观感觉有点用力为准。
柔韧性训练:每周2-3天
三、心理处方
患者对支架和疾病转归有担心,给予健康教育和认知治疗,纠正错误认识。指导掌握减压训练方法——深呼吸训练和站桩训练。
四、戒烟处方
患者不吸烟,强调避免二手烟。
五、营养处方
饮食八分饱,食物多样化;
什么都可以吃,什么都不要多吃:谷薯类g,肉类g,鸡蛋1个,水果g,蔬菜g,干果7-8颗,其中蛋白摄入以白肉为主,如鸡鸭鱼肉;避免高盐高油饮食,避免反式脂肪酸。
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!
吕大伯接受家庭心脏康复治疗5个月后,完成心脏康复效果评估,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如下:令人惊喜的是,患者的左室重构得到有效控制,不仅室壁瘤减小了,射血分数提高到76%。
年3月30日(发病后2个月)
年8月3日(心脏康复后5个月)
以下是患者两次心肺运动试验的对比情况:
两次结果对比,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患者的峰值摄氧量为23.09ml/kg·min,峰值代谢当量为6.8METs,AT(无氧阈值)时耗氧量为13.45ml/kg·min。比第一次的结果明显提高。患者的心肺功能得以改善,身体耐缺氧水平有所改善。
康复剪影!
目前他仍然积极参加心脏康复治疗,现在已经是心脏康复小组的队长,每次上课带领大家热身活动做八段锦,非常认真负责。
通过本例患者的恢复希望让大家了解,心肌梗死后发生射血分数降低和室壁瘤,不要灰心,通过心脏康复药物联合运动治疗,还有可能逆转心功能,改善心功能和减小室壁瘤。
心脏康复的价值:
通过“心脏康复”,您将会收获:
1.综合的疾病状态评估和病因筛查;
2.科学精细化的运动风险评估;
3.调整二级预防用药实现靶目标;
4.根据您的疾病状态和身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;
5.根据您的疾病状态和身体情况,帮助您改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;
6.指导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khgq.com/zcmbwh/114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