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中科医院 http://www.bdfyy999.com/bdf/m/index.html
大众卫生报·新湖南客户端11月28日讯(本报记者鲁红通讯员曾梁苏菊芳)11月25日,心血管健康大会(CCHC)在北京召开,国家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和胸痛中心总部为医院进行了授牌,湖医院正式获得“国家胸痛中心(标准版)”授牌,这标志着该院胸痛中心管理体系、硬件设施、技术力量、质量控制、救治能力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,胸痛医疗救治体系再上新台阶,同时也彰显了冷水江市医疗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。11月25日,湖医院正式获得“国家胸痛中心(标准版)”授牌。“医院系娄底市首家通过国家胸痛中心(标准版)医院。”据介绍,一年多来,该院胸痛中心整合急救中心、急诊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心脏重症监护室(CCU)、导管室、放射科、影像科等科室及部门,以重点专科为龙头,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,实现院前院内无缝对接,畅通24小时急救绿色通道,不断优化救治流程,充分发挥医共体资源优势,打造区域内心血管疾病“防治康”医疗服务闭环,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能力,让县域内胸痛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救治,将更好地为当地百姓健康保驾护航。多学科协同,院前院内无缝对接,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医院创建于年,现有临床科室28个,开放床位张,年门急诊量近30万人次。拥有心血管内科、普外科、妇产科、儿科等4省级重点专科,1个娄底市重点专科。该院胸痛中心年5月20日正式成立。通过整合行政、临床、社会资源,优化急救流程,提高救治水平,建立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无缝对接的、区域的、科学的、协同的一体化救治体系,大大提升了区域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,解决冷水江市及周边县市百万人民的就医需求。9月25日,36岁患者陈先生,熬夜后出现胸痛2医院,在医院大门口突发意识障碍,四肢抽搐,心脏骤停。医院安保人员紧急呼救,急诊医护联合快速反应成功复苏,急诊科与介入科无缝对接完成冠脉支架植入,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陈先生的生命被成功挽救。该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伍后拥表示,为加快胸痛中心建设,医院通过系列举措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,守护百姓心血管健康。医院健全内部监督考核机制,制定了胸痛中心奖惩标准;为急性胸痛患者开启绿色通道,落实“先救治后收费”制度,各科室配备胸痛急救包,核心岗位流程图上墙,指导临床规范诊疗,加强各科室急救协助意识;组建快速反应小组,反复组织急救演练,“以练为战”找短板、捋流程,定期召开联合例会、典型病例讨论会、质量分析会,不断加强质控水平;开展院内心肺复苏、电除颤仪等相关培训,达到人人过关,更新修订胸痛中心应知应会手册,努力打造优质胸痛救治团队。医院系湖南省最早成医院之一。时间就是心肌、时间就是生命。数据显示,近一年来,该院急诊科接诊急性胸痛患者人次,心血管内科完成冠脉介入手术余人次,其中择期介入治疗人次,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人次。医院大门至闭塞血管开通平均时间为49.8分钟(国家标准为90分钟),大大改善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。胸痛中心近半年数据较创建初期增长%,对主动脉夹层、肺栓塞的识别诊断能力提升,落实了胸痛患者的归口管理,救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,社会辐射区域迅速扩大。建设医共体,织密“胸痛急救一张网”,打造区域内“防治康”医疗服务闭环6月9日凌晨,98岁患者黄先其老人因胸医院转诊至医院胸痛中心。患者入院后14分钟,抽取完善肌钙蛋白并出具结果,急诊科、心内科等会诊考虑急性前壁抬高型心肌梗死,经绿色通道直接入DSA行急诊冠脉造影、PTCA、冠脉支架植入术,冠脉造影结果示“前降支完全闭塞,右冠次全闭塞”;患者入院后1小时9分钟,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至远端,闭塞血管开通,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,并顺利康复出院。为建立区域的、科学的、协同的一体化救治体系,医院现医院、医院(医院)、医院、冷水江市沙塘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医院、铎山镇中心卫生院等6医院合作协议。目前,周边新化、新邵、涟源向医院医院已达20余家,年3-8月总计转诊人次,且数量还在不段上升。医院积极打造胸痛急救一张网。创建胸痛中心以来,医院积极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胸痛、卒中知识培训班;开展社区培训义诊、宣教科普20余次,提高公众风险意识,实现疾病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转运、早救治、早康复;培养第一目击者导师24名,组织区域内各事业机关单位、社区、学校、企业培训31场,参加第一目击者培训人员达到余人员。此外,医院还组建了心血管内科心电图判读专家团队,积极推进建设心电一张网,现入网网点50个,医院协作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khgq.com/zcmbhl/1563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