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,当使用全麻时,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(TCAR)发生心肌梗死(MI)的概率低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(CEA)。
——摘自文章章节
研究目的
既往研究表明,全身麻醉(GA)和局部区域麻醉(LRA)进行的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(TCAR)的结果没有差异。但还没有研究是根据麻醉类型对TCAR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(CEA)的结果进行具体比较。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麻醉类型对TCAR和CEA结果的影响。
研究方法
纳入了至年因颈动脉狭窄而接受CEA和TCAR的患者,这些患者都是在血管质量计划中(SVS-VQI)接受CEA和TCAR的。我们排除了同时接受两种手术、植入两个以上支架、以及接受过非动脉粥样硬化适应症手术的患者。根据年龄、性别、种族、主要症状、主要合并症(即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慢性肾脏病)、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、既往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、同侧狭窄程度、对侧闭塞情况以及术前药物治疗,对两种手术的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。采用McNemar分类变量检验和连续变量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,检验治疗组间差异和围手术期结局差异。相对危险度(RR)和95%可信区间(CI)被估计为每个治疗组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结果事件的概率之比。研究结果
共有65,名患者被纳入。在65,名患者中,59,名患者在GA下接受了颈动脉血运重建术(91%)。当使用LRA时,TCAR和CEA的中风、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相似。然而,在使用GA时,接受TCAR与CEA患者相比,MI的风险降低了50%(0.5%vs1.0%;RR,0.50;95%CI,0.32-0.80;P.01)。当按症状状态分类时,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,在GA下,接受TCAR与CEA的患者相比,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67%(0.4%vs1.2%;RR,0.33;95%CI,0.15-0.75;P.01)。相比之下,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,接受CEA和TCAR发生MI的风险没有差异(0.6%vs0.9%;RR,0.64;95%CI,0.37-1.14;P=.13)。图1.本研究纳入病例数,CEA,颈动脉内膜剥脱术;TCAR,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;GA,全身麻醉;LRA,局部区域麻醉。
表1.倾向评分匹配前的患者基线特征
表2.倾向评分匹配后的患者基线特征
表3.按手术和麻醉类型分类的围手术期结果
表4.局部区域麻醉组按症状状态分类的结果
表5.全身麻醉组按症状状态分类的结果
研究结论
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先前的研究,即与CEA相比,TCAR具有较低的心肌梗死风险。然而,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,在LRA下,TCAR和CEA之间的MI发生率没有差异。在GA下,接受TCAR与CEA的患者相比,MI的发生率较低。当按症状状态分类时,TCAR的麻醉获益仅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存在。审稿及组稿:医院腔内血管外科化召辉副主任医师编译:医院腔内血管外科张林枫编辑:血管资讯Oliver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
网址:xgzx.talkmed.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khgq.com/zcmbhl/13937.html